在財富增值路上,有什麼方法是最讓人開心的,就是唔覺唔覺的付出,之後是一節又一節的收獲。
本文將聚焦分期妙用,當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你唔覺唔覺買了一堆無變現能力,或無轉售能力的東西回來,可能會是災難,相反,你唔覺唔覺買了一堆能保值增值的東西回來,那就賺了,所以,這個「唔覺唔覺」絶對要把握得好,才有理想效果。
在購物時,你是否曾經遇到店員以「可以用信用卡分期付款」來吸引你完成交易的情況?看到每個月的付款金額並不高,不僅能減輕負擔,而分期計劃又能帶來贈品和優惠,甚至比全額支付更有利。這樣的着數讓人難以抗拒,消費者往往不假思索地選擇了分期付款。
對於分期付款,人們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分期付款是「先使未來錢」。到底分期付款是好還是壞,未必有一個絕對的答案,但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當我們用現金消費時,由於紙鈔的概念已深植在我們的基因中,會明確感受到金錢消失的痛苦;而使用信用卡消費,只需刷卡便可以享受到商品,相對感受不到任可痛苦,甚至覺得很輕鬆方便。
謹慎考慮自己能力
使用信用卡進行分期付款,一開始雖然能輕鬆地支付款項,但長期下來,可能連最低應付金額都難以支付。「免費的東西才是最昂貴的」,所謂的免息分期付款,其實成本可能比需要支付利息的分期方案更高。
所謂的「分期零利率」更像是催化劑,讓原本不太具吸引力的產品,在消費者眼中變得十分有吸引力,看起來全是優點,不自覺便買下了一大堆根本用不到的東西。
因此,我們在選擇分期付款時需要謹慎考慮自己的能力。
然而,有些分期付款卻能夠保留我們的實力,靈活地調配資金。以投資物業為例,即使在現時香港樓市價格下跌的時候,房價仍然不菲,因此許多投資者需要進行按揭貸款才能夠籌集足夠的資金來購買物業,分期付款幾乎是必須的。
分期付款置業 保持資金流動
在投資海外物業時,有些地方的樓價相對較低,香港的投資者有足夠的資本一次性支付樓價。
然而,筆者仍建議投資者考慮分期付款的方式,這樣可以保留實力,讓資金保持流動,以便在未來出現其他值得投資的項目時能夠有充足的資金投入市場,同時也讓資產更具彈性。
雖然這種方式需要支付利息,但只要租金收入足以支付利息,現金流仍然是正向的。
投資者毋須額外支付利息,相當於享受了零利率的待遇。分期模式不僅不會增加每月的現金流負擔,也不需要在投資初期支付高額的首期款。物業升值後,投資者還可以通過按揭套現,取得資金支付物業剩餘的款項。
這樣,租金收入就不再用於支付利息,而是直接進入投資者的口袋,相當於投資者只需支付樓價的30%至50%金額為首期,就能擁有整個物業。這樣的分期模式可以算得上是精明的投資策略。
撰文:Capstone 72創辦人胡寶兒 Bonnie Wu
編輯:葉麗雯
發布時間: 2023/11/17 15:54
最後更新: 2023/11/17 15:54
Kommentare